第(2/3)页 大好的年华被辜负倒也罢了,很多创新想法、技术等等被历史淹没了,心血付之一炬、遗憾终生。 例如北宋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,这是划时代的创新,但却是被‘雪藏’了近三百年的时间。 除了技术局限性和市场需求不匹配外,最大的因素就是传统印刷行业的强势,它触动了整个与雕版印刷相关的利益集团。 从刻工、书商到负责出版的官员,推广活字,意味着这些人原有的技能和利益渠道可能被颠覆。 活字印刷术绝不是一个个例,还有很多很多,是一种常态化的系统性悲剧。 更高效、更省力的水利机械图纸,被州县小吏压在箱底。 改良的军械设计,因为触犯了工部旧派官员及其关联工匠的利益而被否决,不见天日。 一种新的纺织机,因为无力打点地方豪强和行会,而被抵制无法推广。 …… 他们的智慧火花在官僚体系的冷漠、社会的偏见和索贿的潜规则中,无声无息地熄灭了。 华夏几千年不是没有创新的火花,而是缺乏保护并鼓励这些火花成长为燎原之火的社会、法律与制度环境。 现场的百姓们激动归激动,但众人依旧是持怀疑态度的。 对于百姓们的激动和怀疑,崇祯自然是知道的,继续高声道:“朕知道诸位对朕刚刚的描述是有些疑惑的, 第一,毕竟华夏有文字记录的几千年时间里被称之圣人、巨匠的少之又少,科工两院的人如何能被称之为圣人、巨匠? 第二,如何让研究出来的技术被世人所知并且应用,且知道是你们研究出来的。 前者,朕不否认,达到圣人层次的是少之又少的,毕竟这是需要在某一个行业奠定未来的基石且能为之创新,且需要影响人类发展的。 但至少科工两院给了诸位一个可能,你们不再是单打独斗、不会再被家人朋友所不理解、也不会因为贫困交加放弃多年的研究等等。 在两院中,你们有最好的研究环境,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行者, 在国科院你们研究太阳为何会东升西落、研究风雨雷电成因以及能否被人力所控制、研究日月星城的运转轨迹、研究人类的寿命是否能延长不求长生但求多活十年二十年……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