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零二章张人骏的震惊-《帝国争霸系统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袁克文说道:”张伯,把钢铁加工成货船,1oo元的钢铁能卖出1ooo元的价格,这是不是比种地来钱快?要是加工成军舰,1oo元的钢铁能卖出1oooo元甚至更多,是不是来钱更快?夏帝国最近只是明面上卖出去的军舰等就价值好几亿元,夏帝国想穷都穷不了,这是中华帝国不能比的。“

    看着繁忙的码头,张人骏心里落差太大了,广州与这里比,就是城市与乡村的差距。

    在三宝垄,看着那面积巨大的钢铁厂,专门有铁路专线连接港口与工厂,把船运来的铁粉、生铁和煤炭等运到厂内,又把成品钢铁运到港口,船运熬世界各地;高耸林立的烟囱、滚滚的白烟,无不预示着这里的兴旺达;产量巨大的水泥厂、玻璃厂更是把不值钱的石头沙子变成真金白银;庞大的纺织厂,众多的造船厂、汽车厂、拖拉机厂、军工厂等又要创造多少财富呢?

    袁克文说道:”张伯,只是这座钢铁厂年产钢铁就达到1ooo万吨以上,整个中华帝国每年才生产多少钢材?规模越大,成本就越低,类似的钢铁厂夏帝国有好几家,夏帝国的钱就是靠这么多工厂创造出来的,这更不是中华帝国能比的。“

    ”夏帝国哪里来的这么多工人?“张人骏问道。

    ”张伯,咱们只是看了小学和中学,夏帝国还有数量众多的中专学校、技校和专业院校,每年培养的人是海量的,就是在职的工人,也会经常去参加学习班继续深造、提高。“

    ”咱们中华帝国也建立了很多国立大学?“

    袁克文说道:”这不一样的,中华帝国的大学注重的是培养国学大师,擅长的是文史哲等;每位国学大师的工资每月都要几百银元,而在夏帝国,这类文史哲教师的工资是最低的,更没有什么所谓的国学大师;在夏帝国,一流人才全部经商办工厂,为家族服务,二流人才从军,三流人才从政,这正好与中华帝国相反,中华帝国一流人才从政当官,二流人才从军,三流四流的人才经商,经商赚了钱就买地、扩大宅院或者把钱埋起来,而夏帝国商人赚了钱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,建分厂或者更新设备,提高技术等;观念上的东西不是短时间内能改变的。“

    ”哎,怪不得文爵(伍廷芳的字)到了这里之后就不愿意回国了,连我都越来越喜欢这里了,这差距太大了。“张人骏感慨道。

    ”哎,所有来夏帝国的留学生,如果不是公费留学的,没有一人愿意再回去的,中华帝国与夏帝国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。“袁克定也出感慨。

    ”不再参观了,回上京,越看差距越大,日子就没法过了。“张人骏说道。(未完待续。)


    第(3/3)页